从宁海西林走出去的慈善企业家

敦煌唐韵

“茶院之美,天生丽质。许家山石头村,绿水青山西林水库,红烛高照上洋古庙和龙岩寺,还有那成片翠绿的茶园……到茶院去,看山玩水赏石头,会给你带来别样的心情……”这是茶院西林走出去的企业家储吉旺先生写的怀念家乡文章中的一段,他说,“怀念家乡,永远是游子的情结。我把宁波如意的产品,商标取名西林。”如今西林产品销往世界个国家和地区,“西林产品遍天下,天下各地有西林”,这是对家乡西林最好的纪念。

年12月,储吉旺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茶院乡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西林村。童年时生活艰辛,小时候吃不饱饭,十岁才穿上草鞋上学。读初中、高中时,每星期回家,来回走多里山路。茶院西林既有他艰苦酸涩的童年,也有他深埋心底的牵挂。年储吉旺高中毕业,在大学校园和参军入伍中,他最终选择了后者。内心的声音告诉他,当兵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当了兵也许会后悔一阵子,但当不了兵则要遗憾一辈子”,这是储吉旺最喜欢的一句话。军旅生涯所带来的财富就是拥有了下定决心、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也要坚决达成目标的精神。

退伍后,他当过代课教师、工人、客运站负责人。年,43岁的储吉旺以极大的勇气毅然辞去县公共汽车站负责人职务,创办乡镇企业,几经波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年转产外贸产品才起死回生。经过35年的艰苦创业,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由原来仅30人的塑料小厂,发展成为国际最大的搬运车制造商,每年为国家创利税几千万,被誉为“国际搬运车之王”。特殊的经历和崇高的信念,使储吉旺功成名就后又不同凡人。作为企业家,储吉旺无疑是成功的,曾获“全国优秀企业家”、浙江省“十大风云浙商”等荣誉。作为慈善家,储吉旺更是令人敬佩的,首届“中华慈善奖”“浙江省慈善贡献奖”等,他都榜上有名。年,储吉旺还被评为全国优秀退伍军人,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后又获得了浙江省首届“最美退役军人”与“十大优秀退役军人”等称号。他还是一个有情怀的作家,著述十来本,已是中国作协会员。

“树知落叶报土恩,人有先好寄苍生”,储吉旺在奉献社会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他的血管里流着父母慈善精神的血液,扶贫济弱、乐善好施是他一生奉行的信条。“我从小家境贫困,党和政府的资助让我完成了学业,我很感激,我也应该回馈社会。”谈到做慈善的初衷,储吉旺说,不仅因为自己曾经受过他人帮助,更因为源于军旅生涯的责任心。他的慈善事业是从一些小事做起的。开始,他没有太多的钱,但一分一厘都表达了他奉行慈善的愿望。路上有乞丐伸出乞讨的手,他会把口袋里的碎角子掏给他;黄浦江边,老渔民在小船里艰难地织补着渔网,他会丢下一元钱的硬币;在小饭店用餐,有乞丐行乞,他和夫人朱爱芬给他点一碗热烫烫的阳春面……甚至在国外,比如波兰华沙,他因一个年迈的卖花老人生意清淡而买了一束花,并不让他找零钱等等。潘志光在《你的慈善观》诗中写道:“行善不分大小/一个微笑/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问候/一把搀扶/一次让座/都是行善。捡掉路上一块西瓜皮/捡掉地上一小片碎玻璃/旁边的人们,过路的风/为行善的人喝声彩/或者鼓一下掌/都是舞动在春风中的慈善花朵。”写的就是储吉旺的这些细节和情怀。

后来,储吉旺赚了一些钱,开始把小善做大。十多年前,储吉旺从《宁海报》上读到一则消息,越溪有位姑娘头上长了一个瘤,急需开刀,然而她没有钱。村子里一些好心人凑了多元,而手术所需6万元,这无疑是杯水车薪。姑娘痛苦煎心,如果不动手术,则有生命之虞,所以她求助媒体。储吉旺恻隐动心,立即委托报社汇了款去,并不让留名。姑娘有了这笔钱,头上的瘤顺利被切除,身体恢复健康。两年后,她结了婚,有了孩子。为了感谢那位不知名的救命恩人,她写信给《宁海报》,信中还夹了全家照。县新闻中心把这封信转给了储吉旺。读着这朴素而感恩的文字,储吉旺很欣慰,也很感动,他感到了助人危难的快乐。

又有一次,《宁海报》一位记者带着一个年轻的妇女和她的孩子来找总编办编审徐志达老师。那个妇女说,几年前生了一场病,脑血管阻塞,脑瘫,治病要花8万元,她只凑了2万元,那6万元怎么也没有办法了。储总知道了,给她送了6万元,成功地完成了手术。如今她已康复,要徐先生帮忙联系储总。徐志达一听,连忙给储吉旺打电话。储刚好在外地出差,他说祝贺她身体康复,见面道谢就不用了。徐志达对那位妇女说,储总这样的善事很多,他也不愿张扬,现在,我就在电话里代你谢了。

对于储吉旺来说,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他自己早已记不清,也根本没去记。对于慈善捐款的宣传,他是有原则的,有四不宣传:对病人捐助不宣传;对学生捐助不宣传;对天灾人祸捐助不宣传;对贫苦家庭捐助不宣传。但有四条是要宣传的:对红十字、慈善总会、残联、教育基金的捐助是一定要宣传的。这是为了在社会上引领慈善风尚,大力弘扬慈善事业,让更多的人投入进来,让社会更温暖。

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交通中断、通讯失联,楼房夷为平地,近七万民众丧生。举国上下紧急行动,一场全民参与的抗灾救灾行动卷起了惊天的风云。

当时储吉旺正在美国与客商卡曼斯托谈生意。消息传来,储吉旺震惊了。他马上中止了谈判,当即给公司董事会拨通了电话,提出要向灾区捐款万元,帮助受灾同胞战胜灾难,重建家园。卡曼斯托静静地听着这位中国企业家果断而凝重的话。然后,竖起了大拇指:OK!他钦佩于中国企业家的慈善襟怀。

回国后,储吉旺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灾区的各种消息,感觉情况比想象的更严重。于是,他在董事会上说,我们再捐万吧。然而,储吉旺的心情仍然不能平静。这样的灾难实在太深重了。多少房屋待重建,多少生命待抢救,多少痛苦的心灵需要抚慰,再多的钱也是不嫌多呀。他与妻子、儿子、女儿商量:我们都得从自己的腰包里再掏些钱,再捐一些。他又与孙女儿、外孙女儿说:现在,汶川大地震,很多像你们一样的小朋友都没有房子住、没有书读了,有的还失去了亲人,你们能不能也出点力,帮助他们一把呀?孙女儿、外孙女儿都把历年积蓄的压岁钱全部拿了出来。

他觉得还是不够,就动员全厂个职工献爱心,人人参与。你五十,我一百,全厂紧急动员起来。一位家属常年生病的老师傅捐了元,一位清洁工捐了元,一位刚买了房子的员工,平常节衣缩食、想买一条裙子都犹豫的,一下子捐了0元……

全厂职工捐了将近20万。连同他的一家大小,又凑成了万。万,是他和如意公司全体员工的一片爱心。爱心如同滚滚暖流汇入天南地北全国各地抗灾救灾的大洪流,流向灾区……

后来,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树地震,他又捐了万。年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他再捐50万……储吉旺说:“企业是靠社会资源生存发展的。一个企业发展得越快,规模越大,越是上档次,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原材料的消耗就越多,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富而思源,回报社会,反哺社会是企业家应尽的责任。”

家乡茶院是储吉旺心头永远的牵挂,反哺社会、回报家乡是他不能忘却的情怀。他推动宁波慈善总会助学基金把一半的利息分拨家乡的学校造教学楼,结对学生助学。有一年茶院乡关工委邀请储吉旺来学校讲座,他讲在茶院小学读书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从西林小山村到学校,每天风雨无阻来回步行十多里,还要走山路、过溪水,行走时或赤脚或穿草鞋,到学校才换上布鞋,从小磨练了意志,认真读书、积累知识,终于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企业家、慈善家和作家。储吉旺还把他的著作《我与外商打交道》《谈生意与谈文化》《商旅风云》等签名赠送给家乡的学生,使他们深受启发与鼓励。储吉旺已多次登上各种高等学府与会议主席台讲话,但在家乡的小学,他讲得最动情。他也希望茶院乡的父老乡亲们能够凡事服从大局、安定团结,与人为善、慈善为怀,与时俱进投入乡村振兴中去。

三十多年来,储吉旺捐助我县及全国各地慈善、教育及旅游开发、文化艺术发展、消防、赈灾、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医等方面累计已近1.6亿,他设立了宁波吉旺帮困基金、宁海吉旺助困基金、储吉旺文学奖基金等。他认为人人要有感恩与慈善之心,成功的企业家更要多为社会作贡献,多反哺社会公益事业,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他说:“慈善是一座山,山不嫌泥沙多少,无数粒泥沙堆成山;慈善是一条河,河不嫌滴水太少,无数滴水汇成江河。”就像水晶一样折射着阳光的多彩,他觉得慈善就是快乐美好的事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ragonlily-oem.com/rxatl/rxatl/14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