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乳腺癌分类中部分修改内容

对照版,列出其中一些有变动的部分,仅包括浸润性乳腺癌

特别强调:新版中没有“浸润性导管,非特殊类型”,更名为“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我在翻译时,写成“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类型”

------------------------------------------------------------------------------------------

多形性癌(Polymorphouscarcinoma)

1、全世界仅3例报告

2、形态类似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癌(polymorphouslow-gradecarcinoma),由此得名,但与涎腺病变不同,乳腺多形性癌为高度恶性肿瘤,因此也有称之为多形性汗腺癌(polymorphoussweatglandcarcinoma)。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中也一个“多形性癌”,英文为pleomorphiccarcinoma,还没有想出怎么译成中文,才能避免误解。

3、单一细胞类型,排列成巢状、腺泡状、筛状、小梁状及单行排列,类似于浸润性小叶癌

4、鉴别:(1)浸润性小叶癌:多形性癌表达CK7、E-cadherin,不表达EMA、ER、PR、HER2、CK14;(2)腺样囊性癌:多形性癌为单一细胞类型,无基底/肌上皮型细胞,不表达CD。

具有髓样特征的癌(carcinomaswithmedullaryfeatures)

1、包括髓样癌(medullarycarinomas,MC)、非典型MC及部分具有髓样特征的非特殊类型(NST)浸润性乳腺癌。这些癌具有如下部分或全部特征:①病变局限或推挤性边界;②合体细胞性生长方式;③高级别核;④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

2、典型的MC表现包括:①合体结构75%;②组织学上肿瘤局限或推挤性边界;③缺乏腺管分化;④间质内显著而弥漫的淋巴浆细胞浸润;⑤瘤细胞圆形,胞质丰富,高级别空泡状核,1至数个核仁。一般情况下,核分裂丰富,可见非典型巨细胞。

3、非典型MC和具有髓样特征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指具有部分MC特征的癌,但无明确的诊断标准,观察者之间的重复性很差,因此新版WHO分类中,将这三种类型统称为“具有髓样特征的癌”。

4、此组肿瘤多数具有基底细胞样癌表型(三阴+CK5/6、SMA、EGFR阳性)

5、浸润的淋巴细胞以CD3+T淋巴细胞为主,CD8+细胞增多。

6、其预后好于一般的基底细胞样癌,可能与其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有关。

黏液癌和伴有印戒细胞分化的癌

(mucinouscarcinomasandcarcinomaswithsignet-ring-celldifferentiation)

1、前一版分类为黏液癌(胶样癌)、黏液性囊腺癌、柱状细胞黏液癌和印戒细胞癌,版中,没有“黏液性囊腺癌、柱状细胞黏液癌”,“印戒细胞癌”更名为“伴有印戒细胞分化的癌”。

2、黏液癌可分为2型:(1)少细胞型/A型黏液癌:含大量细胞外黏液,癌细胞少,一般不伴有内分泌分化;(2)富于细胞型/B型黏液癌:可见大的细胞簇,常有神经内分泌分化。

3、明确单纯型黏液癌的界限:指黏液癌成分90%。其余为混合型,多伴发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预后较单纯型差。

4、伴有印戒细胞分化的癌并不是一个病变实体,可见于浸润性小叶癌、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及其他一些特殊类型癌。印戒细胞的类型与前一版介绍相同,有2种类似(略)。

伴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的癌

(carcinomaswithneuroendocrinefeatures)

1、包括“神经内分泌瘤,分化好”、“神经内分泌癌,分化差/小细胞癌”和“浸润性乳腺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

2、前一分类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燕麦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3、神经内分泌瘤,分化好:瘤细胞梭形、浆细胞样或为大而透明的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小梁状,由纤细的纤维血管间质分隔。常见于消化道及肺的锻带状、索状及玫瑰花结状结构不是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特征。

4、神经内分泌癌,分化差/小细胞癌: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同肺小细胞癌。

5、浸润性乳腺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可见于约30%的其他类型乳腺癌,如浸润性乳腺癌(NST)、B型黏液癌、实性乳头状癌等,但版中未介绍诊断标准。

化生性癌(metaplasticcarcinoma)

1、新分类中“黏液表皮样癌”不再属于“化生性癌”,而是单独列出

2、新分类:

非特殊类型化生性癌

低级别腺鳞癌

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

鳞状细胞癌

梭形细胞癌

伴有间叶性分化的化生性癌

软骨样分化

骨样分化

其他类型间叶分化

混合性化生性癌

肌上皮癌

3、低级别腺鳞癌:表现为梭形细胞背景中分布有分化好的腺管状结构,其间散在实性鳞状细胞巢。腺管结构外形圆滑,不成角,实性上皮条索内可有鳞状细胞、角化珠或角化囊肿形成。病变外周可见细长的管状结构在正常乳腺组织间浸润性生长。病变外周可见灶性淋巴细胞聚集,有时呈炮弹形。

4、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不同程度胶原化背景中分布有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胞质淡染,核细长,两端逐渐变细,染色质分布均匀,核非典型不明显或无。瘤细胞排列成波纹状、交错束状或形成长的瘤细胞束,指状浸润邻近乳腺实质。常可见到圆胖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构成的条索或簇状结构,这些结构常分布于血管周围。有时可见灶性鳞状分化。常可见到圆胖细胞与梭形细胞之间逐渐过渡的现象。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p63,角蛋白表达情况不定,有时非常局限,甚至仅限于圆胖的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5、鳞状细胞癌:①巨检常为囊性,囊腔被覆异型鳞状上皮;②浸润部分化程度不定,多呈梭形细胞表现;③棘层松懈性鳞状细胞癌有时需要与血管肉瘤鉴别;④炎细胞浸润多非常明显;⑤可混有其他类型乳腺癌;⑥诊断时首先要排除转移。

6、梭形细胞癌:与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的区别在于细胞核有中至重度非典型性,瘤细胞可有青鱼骨样结构和车辐状排列。可有灶性上皮样结构甚至鳞状分化。新版中指出:梭形细胞癌的一端为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另一端为恶性肌上皮瘤/肌上皮癌,由于目前尚无明确标准来区分这些病变,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的生物学行为有差异,因此不再区分。若乳腺梭形肿瘤中出现任何上皮分化表现(组织学和/或免疫表型),则应考虑为梭形细胞癌。

7、化生性癌伴有间叶性分化:间叶性成分包括软骨、骨、横纹肌,甚至神经胶质分化。

8、混合性化生性癌:广泛取材证实,很大一部分化生性癌混有其他一些组织学类型。

伴有大汗腺分化的癌(carcinomawithapocrinedifferentiation)

1、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小管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及髓样癌均可伴有大汗腺分化。

2、新版中认为所谓的“大汗腺癌”并不是一独立的病变实体。

3、大汗腺分化的免疫特征为AR、HER2阳性,ER、PR阴性。

涎腺型/皮肤附件型肿瘤(salivarygland/skinadnexaltypetumors)

1、包括圆柱瘤和透明细胞汗腺瘤。

2、均为良性肿瘤

作者:kint

来源:华夏病理

回复以下专家姓名,获得对应专家点评案例

夏成青、刘正智、于励民、程慧敏、丁华野、陈培辉









































治疗白癜风医院
宁夏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ragonlily-oem.com/rxazl/8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