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沈波教授晚期乳腺癌的规范化治

晚期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与乳腺癌诊疗新进展

——第二届晚期乳腺癌紫金论坛顺利召开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医学部沈波

沈波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方向:肺癌/消化道肿瘤的诊治和肿瘤个体化及生物靶向治疗研究。主要担任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医学部执行常委,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胰腺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免疫学会区域与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诊疗多学科协作学组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肿瘤科质量控制中心学术秘书。

年8月5日-6日“第二届晚期乳腺癌紫金论坛”在南京金陵饭店盛大召开。本次论坛以“晚期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与乳腺癌诊疗新进展”为主题进行探讨,内容涉及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新理念、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本次论坛邀请江苏、浙江、江西、河南、安徽、新疆等国内各省份乳腺癌领域的著名专家和多名医师与会,以专题讲座,大会报告,MDT讨论等形式与参会的各位同道展开学术交流和讨论,旨在让更多的乳腺病界同道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乳腺癌的诊疗规范与治疗新进展。

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医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冯继锋教授做开幕致辞,希望通过本次平台,给予从事乳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的专家们一个交流的机会,共同进步。冯教授首先讲述了乳腺癌治疗的历史以及精准治疗的现在和未来,通过St.Gallen共识明确推荐,总结了按照不同的分子分型有不同的乳腺癌预后治疗策略,如,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曲妥珠单抗从临床试到临床实践的历程,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策略等。并阐述了三阴性乳腺癌更精细的分类,和NCCN指南中还是以化疗为主的治疗建议。最后对大数据及精准医疗的发展做出总结。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委员会乳腺癌学组副组长、医院肿瘤内科张莉莉教授分享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疗策略演变,首先回顾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历程,介绍了国内PERUSE研究,对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双靶向治疗(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的生存获益及安全性研究,其结果与CLEOPATRA研究相似,中位PFS21.1个月,发生≥3级AE的总发生率相似,同时还提出了关于帕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MBC治疗中的几点思考,包括:

(1)是否需要一直使用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的双靶向治疗?临床获得CR能否停止?

(2)疾病进展后,二线能否维持帕妥珠单抗而换用化疗?

(3)新辅助和辅助治疗使用过帕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该如何治疗?能否继续使用帕妥珠单抗?

以上几点目前均无数据理论支持,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探究。

张教授还介绍了MARIANNE研究关于T-DM1作为HER-2阳性MBC患者一线HT治疗的替代选择方案以及对于双靶向联合AI的PERTAIN研究和ALTERNATIVE研究,患者均有PFS的获益。关于晚期HER-2阳性MBC的二线治疗,张教授提到了关于T-DM1在二线及以上疗效及安全性的KAMILLIA研究,治疗线数越靠后,其获益越低,与既往EMILIA、TH3RESA的结果一致,并介绍了医院由冯继锋院长作为PI的关于T-DM1在HER-2阳性MBC的研究结果,患者的ORR为27.3%,DCR为77.3%,中位PFS为5.2个月。此外还介绍了更多地靶向联合抗HER-2治疗的尝试性研究,包括依维莫司联合曲妥珠单抗的BOLERO-3以及CD4/6抑制剂Palbociclib联合曲妥珠单抗的PATRICIA研究,并结合大量的临床数据,引起讨论嘉宾的热烈讨论。

胡夕春教授讲述了三阴性乳腺癌药物治疗进展,由他和他的团队完成的CBCSG研究,确立了GP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标准治疗地位,含铂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的价值以及BRCA基因是否突变与卡铂的疗效的相关性。胡教授提到了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关于PARP抑制剂Olaparib联合化疗以及抗VEGF药物或EGFR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的结果。并进一步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更多的亚型,根据不同的亚型,选择不同的药物。对于基底样1型和免疫调节型,推荐使用铂类药物和PARP抑制剂;基底样2型、间充质样型和间充质干细胞样型推荐选用mTOR抑制剂、EGFR抑制剂、Src抑制剂、PI3K抑制剂和MER抑制剂;腔面AR型,推荐PI3K抑制剂和AR抑制剂。

王晓稼教授浅谈了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对于绝经前患者,推荐经过卵巢去势或摘除等方法后,再按绝经后HR+ABC治疗原则,是绝经前HR+ABC的首选治疗方式;TAM/AI耐药后的二线治疗尚缺乏数据支持,目前针对绝经前ABC开展了多项研究,探索氟维司群和靶向治疗(依维莫司CDK4/6抑制剂)联合AI能否带来治疗获益。对于绝经后女性,AI是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氟维司群可作为新的一线选择,但临床研究不一致,氟维司群mg与TAM疗效无获益,不作为推荐,根据FALCON研究结果,仅针对未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患者,mg的氟维司群与AI相比,PFS有获益;AI联合CDK4/6抑制剂有希望成为新的标准治疗,其他的内分泌药物+也会不断显露出优势。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耐药患者,应根据前期内分泌治疗和对前期内分泌治疗的反应决定后续内分泌治疗方案。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的治疗较内分泌单药治疗(依西美坦)明显延长PFS;依维莫司联合氟维司群对比氟维司群单药明显延长PFS;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也有效逆转耐药;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进展的患者,内分泌治疗原则可参照晚期一线治疗进展患者一致。

这次会议还医院殷咏梅教授、医院俞乔教授等做了精彩的讲课,以及管晓翔、闫敏、陈嘉等多名国内著名专家参与讨论。为期两天的第二届晚期乳腺癌紫金论坛于6日中午在冯继锋教授的闭幕致辞中圆满落幕,冯教授对本次论坛做出总结、致以感谢、留下展望。乳腺癌诊疗是多学科交流的典范,期待明年再共聚南京,共襄盛举。

欢迎投稿:诚邀肿瘤医学部各位委员及广大肿瘤学同道投稿;

投稿邮箱:gxl

doconlinecn.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欢乐新春白癜风专家出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ragonlily-oem.com/rxatl/10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