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命or保乳?
发现罹患乳腺癌,很多人一心“保命”而忽视“保乳”。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最新调查显示,即使是在乳腺肿瘤治疗水平较高的会员单位中,整体乳房再造率也仅为4.5%。在全国率先开展乳房再造医院,乳房重建患者不足全部手术患者的10%。
但事实上,随着科技进步,只要及早发现乳腺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患者不仅可以延续生命,还能保住乳房。特别是即刻乳房再造术,将乳腺肿瘤的切除与乳房整形及修复一次完成,让患者不必经历缺失乳房的痛苦。
5月25日,中德国际乳腺专家高峰论坛暨第九届乳腺癌“春秋论坛”在津举行。会议由医院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协办,医院曹旭晨教授携全科医师倾力筹备、邀请中德乳腺专家精心打造的学术盛宴。
今年的大会主题是“乳房整形与修复”,邀请国内外乳房重建领域知名专家,围绕乳房重建的解剖学基础、美学效果评估、不同乳房重建技术的具体操作与利弊等多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以期推动与普及乳房重建技术并将存在争议的问题达成共识。
大会同时兼顾内科、外科、影像、病理等多学科前沿进展,共同推进乳腺癌诊疗创新与发展。
大会主席、医院乳腺肿瘤一科主任曹旭晨教授说,虽然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但它也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疗效较好的实体肿瘤之一,可以说“患上了乳腺癌,是不幸中的大幸”。更幸运的是,科技推动下,患者只要愿意,都能保住乳房,保有身体的美。
大会主席:曹旭晨天津医院乳腺一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卫健委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委。与德国乳腺顶级专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任德中医学促进会乳腺疾病专业协会中方主席。
年入选天津市卫生系统跨世纪人才,年入选天津市卫生系统百名人才库。
从事乳腺癌及乳腺疾病临床诊治工作30余年,亲自带教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对余名乳腺肿瘤学医师进行过外科技术指导。
曾于年在美国著名癌症研究中心VanderbiltUniversityCancerCenter从事乳腺癌研究工作。擅长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在各种复杂乳腺外科手术方面经验丰富,完成乳腺癌手术近万例,会诊并治疗局部晚期等疑难乳腺癌千余例。是国内较早倡导乳腺癌功能性外科治疗的医师。熟悉国内外临床及科学研究动态。
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带领的学科团队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并另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主译参编参译专著多部。
60%乳癌发生在绝经前80后姑娘也不少见国家癌症中心日前发布的《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显示,中国乳腺癌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位列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在咱天津,乳腺癌同样是伤害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癌。
“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乳腺癌发病率均已达到70-80/10万,我们天津的乳腺癌发病率也不低,超过了50/10万。”曹旭晨教授介绍,这可能与天津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活条件较好,脂肪等摄入较多,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多,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等因素有关。
从年龄看,我国乳腺癌的诊断中位年龄为48-50岁,大约有57.4%的中国乳腺癌女性患者确诊年龄不到50岁,而62.9%被确诊时还未绝经,比西方国家平均发病年龄至少提早10岁。
在医院乳腺一科病房里,“80后”姑娘占了三成,二三十岁的也不罕见。曹旭晨教授说,年纪轻、没结婚或是没生育的患者更需要保乳治疗,为她们成功保住乳房,能让疾病对她们的心理伤害降得更低。
专家:王欣天津医院乳腺肿瘤一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人才,天津医科大学优秀教师。
《外科技术创新与推广协会》常委,《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的编委,教育部学位评估专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担任天津医科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三十余篇。
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工作近30年,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外科手术及个体化治疗有着较深入的研究,积极推动乳腺癌功能外科的发展,擅长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
乳腺癌治疗方法多效果也较好如今患了乳腺癌再也不意味着“天塌了”,乳腺癌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效果也较好的恶性肿瘤。在天津医院,由于实施乳腺癌精准化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90%以上,十年总生存达到80%。
“最新研究表明,我们对于乳腺导管原位癌或许进行了过度治疗。”王欣教授介绍说,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肿瘤学》上的研究发现,患有0期乳腺癌(也叫做导管原位癌)并接受治疗的女性,与普通人群中的女性,在之后20年内具有同样大小的乳腺癌死亡的概率并无差异。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分析以前的监控数据、流行病学数据,和从年到年超过位确诊的乳腺导管原位癌女性的最终结果数据库,并把这些女性死于乳腺癌的风险和普通人群中女性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不同组别的患者20年内死于乳腺癌的比率都是3.3%,并且与普通人群的乳腺癌死亡率没有区别。
“重视乳腺癌,但别过度反应,才是科学的应对之道。”王欣教授说。
专家:张斌天津医院乳腺肿瘤一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乳腺外科专业18年,擅长乳腺恶性肿瘤的保乳、保腋窝及乳房重建手术,擅长自体组织即假体乳房重建。
发表论文多篇,科研成果多项,并在多个专业学术委员会兼职。每年开展乳房再造手术余例。
实在没办法保留乳房也要做个乳房重建整形作为乳腺癌诊疗基地,天津医院每年收治的初诊乳腺癌外科手术病例超过0例,年达到了余例,但要求保乳治疗的患者,去年不过人。
“大家现在已经没有那么恐惧乳腺癌了,可对保乳这件事,还存在着巨大误区。”张斌介绍说,很多人总觉得只有切干净了,心里才踏实,但保乳治疗并不意味着切不干净、容易复发,也不会因掩盖复发迹象而耽误治疗,对后续的治疗亦无影响。荟萃分析显示,乳腺重建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乳腺切除术后的焦虑和抑郁。
在计算机数字化评估、钛网补片等高科技支持下,只要患者愿意,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即刻再造手术,术后睁开眼,乳房还和患病前的一样。“即使实在没办法保留乳房,我们在切掉后,也会给患者做个乳房重建整形,这样不仅能增加患者的自信,也有助于促进家庭生活和谐。”张斌说,如今,临床上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已越来越精准,越来越个性化,且已从“救命”阶段跨越到了如何更好地生活。
据了解,医院在乳腺癌外科、内科及综合治疗领域独具优势。该院乳腺肿瘤一科开展乳腺癌重建技术已有近20年历史,在此期间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常用乳房重建技术的外科医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科对于乳房精细膜性解剖技术,可使肿瘤部位切口更小、更精确,手术时间也大大降低。
目前该科开展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带蒂皮瓣乳房重建、游离皮瓣乳房重建、缩乳术、乳腺癌保乳整形技术。其中的乳房重建技术已是该科常用技术,普遍应用于有保留乳房外形需求但无保乳条件或保乳失败的患者。
乳腺癌其实是个“慢病”“全程护理管理”很重要近年来,乳腺癌被归入众多慢病里的一种。乳腺一科护士长陈育红介绍说,这就需要采取并逐步实施乳腺癌“全程护理管理”模式,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及居家自我照护能力。
她解释说,“全程护理管理”是指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家庭支持等各个方面全程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而非停留在某一阶段,也不局限于某个医疗单元,而是发生在持续医疗的全过程中,致力于不断满足病人的需求,降低患肢术后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高压力身心症状的护理干预。通过远程随访和医护一体化的网络平台的随访,满足患者重建术后远期的身心整体需求,保证重建手术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患者建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康复信心,早日达到身心康复,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
其中,重建术后患者康复随访是延伸性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ragonlily-oem.com/rxazz/1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