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医学界外科频道”加 9月11日,第三届激素依赖肿瘤公济论坛在上海交通医院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InnovativeCancerTherapyforTomorrow”。各位专家围绕激素依赖肿瘤诊断及治疗策略中的新方法、新理念以及难点、热点问题,通过学术讲座、病例分享等形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前列腺癌为西方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我国,乳腺癌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
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治疗方案选择
夏术阶教授
医院的夏术阶教授对前列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介绍。
治疗方案-option1:前列腺癌去势治疗(ADT)联合外放射治疗(EBRT)与单纯EBRT或ADT相比,疾病转归较好。
治疗方案-option2:前列腺癌根治术要求盆腔淋巴结清扫干净,且切缘阴性时手术效果较好,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效果较好,但成本相对较高。
初始治疗的选择:根治手术(RP)和放疗(RT)对比,RP优于RT(+/-ADT)虽然具有较优的生存率,但应根据个体差异和需求具体分析。
术后治疗:术后放疗需严格把握放疗指征。早期放疗效果优于晚期放疗;对于术后是否需要内分泌治疗无明确结论,有研究显示ADT能延缓生化复发时间,疗效相对较好。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王雅杰教授
医院的王雅杰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主要是阻断雌二醇和雌二醇受体结合。无论在绝经前还是绝经后,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肯定。他莫昔芬(Tam)10年治疗效果优于5年,10年Tam治疗仍是指南推荐可选方案。对于有高危复发转移风险的患者5年Tam+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受益更明显。绝经前患者比绝经后的患者治疗后受益更多。年龄对乳腺癌患者是绝对的预后因素,尤其是小于35岁患者预后不好,35岁前患者联合卵巢功能抑制(OFS)治疗受益更多。当HER2高表达时,内分泌治疗效果明显下降。有内脏转移的乳腺癌病人,内分泌治疗仍然有很好的疗效。
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进展
陆劲松教授
上海医院的陆劲松教授对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进展进行了介绍。对于早期乳腺癌,外科手术仍是综合治疗的基础。保乳手术中切缘的大小选择,要在指南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高危人群有两种风险:一种是更易获得阳性切缘,二是切缘阴性时更易局部复发,切缘阴性重要,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更为重要。陆教授重点强调了切缘阴性是指病理切缘不是阳性。此外,陆教授还强调手术治疗是可以改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
乳腺癌免疫转化研究从基础到临床
王红霞教授
上海交通医院的王红霞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乳腺癌免疫转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年Science把肿瘤免疫治疗作为六大值得
胡夕春教授
来自医院的胡夕春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四个药物临床试验。PALOMA3试验结果显示Palbociclib(CDK抑制剂)耐受性好、安全性高,联合氟维司群是内分泌治疗癌症进展女性的一种有效治疗选择,但是该实验是否对亚洲人有效仍有待研究。MARIANNEIII期随机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帕妥珠单抗没有进一步提高曲妥珠单抗与细胞毒药物DM1共轭的药物(T-DM1)的疗效,T-DM1在早期阶段疗效并没有优于曲妥珠单抗+紫杉醇(HT)方案。TITAN试验也是一个阴性结果的III期实验,提示选择正确的人群去开展正确实验的重要性。来那替尼辅助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试验方案修改了多次,最终恢复了最初的试验设计并呼吁随访五年,是否能够改变临床实践存在争议。胡教授分享的这四个试验,提示我们临床医生应更多 此次公济论坛聚焦临床进展与转化研究,对推动我国激素依赖肿瘤的综合诊疗水平、紧跟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提高我国激素依赖肿瘤临床实践规范化、个体化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促进和加强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次会议安排紧凑、内容翔实且密切结合临床实际让参会的各位专家增进了交流的同时也让青年医师收获颇丰,最后在王理伟主席的总结中顺利闭幕!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来源。)
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