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姚贝娜去世,抗乳腺癌药品现状你了

  近日,青年女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转移离世,被人们誉为“头号红颜杀手”的乳腺癌继续冷酷到底。

  年4月,我国发布的《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指出,乳腺癌位于肺癌、胃癌、结肠癌等癌症之后,在中国女性癌症死亡构成比中列第五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在《国际癌症杂志》上发布的数据,乳腺癌在中国的5年存活率是73%,比起肺癌的16.1%要高出许多。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及相关治疗药物保驾护航。 

前30品种占半壁江山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4%的增长率急剧增加,而中国城镇中年人口中,乳腺癌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增长了20%~30%,成为我国发病率增幅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术前、术后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真菌提取物和传统中药是药物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抗乳腺癌药物新旧交替及新剂型的上市,带动了抗乳腺癌药物产品结构的变化,催化了该类药物市场的发展。

  目前,乳腺癌化疗药品种较多,主要分为植物类、抗代谢类、烷化剂类、抗生素类、靶向药物、内分泌激素类和其它类药物。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生物工程类药物和抗乳腺癌新药的上市,药物更新换代正在提速。

  据米内网数据,年,国内16医院乳腺癌主要治疗药物市场前30个品种销售额为67.8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26%,占据抗肿瘤用药总体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在国内抗肿瘤市场继续领跑。

 

  乳腺癌治疗的惟一手段是切除肿瘤病灶,随后的化疗或靶向治疗则是重要环节。化疗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内分泌治疗药物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他莫昔芬、戈舍瑞林、亮丙瑞林和氟维司群以及抗肿瘤抗生素是临床上的主要用药,此外,生物制剂曲妥珠单抗、尼妥珠单抗也用于乳腺癌临床治疗。

  年11月,英国葛兰素史克的拉帕替尼获批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为泰立沙(Tykerb)。拉帕替尼与卡培他滨联用治疗HER-2过度表达且既往接受过包括蒽环类、紫杉类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单抗及小分子靶向药是乳腺癌患者差异化治疗新药,价格昂贵,是新药市场的未来之星。年10月,FDA批准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公司的抗癌药帕妥珠单抗(Perjeta)作早期乳腺癌手术前治疗用药,同时也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

  国内乳腺癌临床用药逐年更新换代,他莫昔芬、甲孕酮、甲地孕酮、雷洛昔芬已逐渐淡出市场。目前,紫杉醇系列细胞抑制剂类药物、抗代谢类药物、内分泌抗激素治疗药物、芳香酶抑制剂和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仍是临床上的主流品种。 

“明星”紫杉醇哪家强

  紫杉醇属于细胞抑制剂类药物,是引人瞩目的抗乳腺癌“明星”。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紫杉醇制剂“泰素”上市后获得了巨大收益。受紫杉醇非专利药及其衍生物多西他赛的双面夹击,国外“泰素”市场进入缓慢衰退期。随着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和白蛋白结合型粉针剂“Abraxane”新剂型的临床推广,市场份额逐年增长,而普通紫杉醇注射液增长缓慢。

  南京绿叶思科药业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上市以来,得到了医生患者的广泛认可,现已成为国内紫杉醇市场上的领军品种。

  据米内网数据,年,国内16医院紫杉醇用药金额为9.44亿元,领先的南京绿叶思科药业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占据了51.56%,比上一年增长了14.99%;居第二位的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紫杉醇制剂“泰素”占据17.92%份额,比上一年下滑了4.40%;居第三位的是美国阿博利斯科学公司的白蛋白结合型粉针剂“Abraxane”,占据11.51%的份额;其它40多家紫杉醇生产厂商仅占19%。 

多西他赛竞争白热化

  目前,临床上的紫杉类药物有紫杉醇、多西他赛和新型紫杉烷。紫杉系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及卡波济式恶性肿瘤。

  多西他赛是紫杉醇的衍生物,以其优异的作用机制,加上化学专利的保驾护航,在全球市场表现不俗。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的原研药“泰索帝”在全球抗肿瘤药物中名列前10大产品之列。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界对多西他赛的深入研究,该药在其他实体肿瘤临床试验中也有了可喜进展,市场蕴涵着巨大商机。国内许多研发机构、生产厂商趋之若鹜,众多药企跟进申报注册多西他赛。

  据赛诺菲安万特公司财务年报,年,泰索帝销售额为4.09亿欧元,在专利到期影响下,比上一年下降了27.35%。年,国内16医院多西他赛用药金额为8.60亿元,比上一年下滑了2.87%。前三强品牌是江苏恒瑞的“艾素”、赛诺菲安万特的“泰索帝”和齐鲁制药的“多帕菲”,分别占据38.96%、27.26%和18.86%。这是年以来多西他赛高速增长态势下的首次下滑。 

芳香酶抑制剂市场宠儿

  芳香酶抑制剂对于雌激素敏感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重大影响,成为初次手术和化疗后5年内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口服药物,在乳腺癌治疗市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芳香酶抑制剂已从第一代药物发展到第三代。其代表性药物是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等。近年,口服芳香酶抑制剂向他莫昔芬的传统地位发起了挑战。

  芳香酶抑制剂可以降低绝经后妇女肿瘤组织中芳香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达到控制绝经后妇女乳腺癌复发率的目的。目前,芳香酶抑制剂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新品种也不断上市。

  先期品种氨鲁米特早在几年前就已被淘汰,目前临床用药以来曲唑类为主,其次是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年,国内16医院芳香酶抑制剂用药金额为4.6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33%,其中,来曲唑、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分别占据了45.72%、30.53%、23.75%的比重。 

赫赛汀持续走高

  自20世纪80年代晚期首个单克隆抗体获得FDA批准上市以来,抗体类药物发展迅速,单克隆抗体已经逐渐扩展到多个治疗领域。迄今,FDA批准上市的单克隆抗体数量已经突破30个,其中13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创造了可观的效益。曲妥珠单抗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早期乳腺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单克隆抗体。本世纪初,罗氏公司的曲妥珠单抗注射液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为赫赛汀。

  据罗氏公司财务年报,年,全球赫赛汀销售额为60.79亿瑞士法郎,比上一年增长了3.23%。赫赛汀从上市到年总销售额超过亿瑞士法郎,是全球领先的前三位抗肿瘤单抗药物中增长率最高的品种。随着抗体类药物潜力在恶性肿瘤领域逐步释放,曲妥珠单抗在我国的使用率逐年提高。年,国内16医院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用药金额为3.9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74%。

■本报特约撰稿蔡德山

您看此文用了分秒,点击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只需一秒哟~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









































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ragonlily-oem.com/rxajs/4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