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专家
医院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王水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е健康社群: 敏感不良信号 远离乳腺肿瘤王水教授说:“这十几年来,江苏的乳腺癌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过去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的乳腺癌手术一年做例,今年则达到例,十几年的变化太大了。
江苏城市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六十至七十,农村的发病率小于城市,大约在十万分之三十至四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发病的速度进展都很快,开始往欧洲向美国的发病趋势靠拢。”
乳腺癌高发地区和人群
王水教授认为,从乳腺癌的发病地区看,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城市多于农村;从职业人群看,白领多于蓝领;此外,晚结婚的多于早结婚,迟生产的多于早生产的,不哺乳的多于哺乳的。
王水教授说,乳腺癌的致癌因素,目前不是十分清楚。但可以从诱发因素的高低上大概排列出一些高发人群:1有乳腺癌家族史者:乳腺癌一般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母亲、姐妹及女儿等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比正常人病发几率要高出2-5倍,为较常见的乳腺癌易发人群。2有乳腺疾病者:存在不典型增生性病变者其乳腺癌发病危险性较高;多发性(周围型)的乳头状瘤病患者患病几率要高于较正常人。3月经早及绝经晚者: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或闭经年龄大于55岁的女性朋友,因为乳腺组织过长时间受到体内雌激素作用,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生机会。4接触有害、有毒物质:长时间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和放射线的女性,她们的发病几率也会略高些。5嗜食烟酒者:据相关调查表明,每日饮酒超过15克,乳癌等恶性肿瘤发病率会有明显的增高。且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熬夜,不爱运动等,这些都会诱发乳腺癌的发生。乳腺增生:不必过度担心王水教授说,乳腺小叶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见于25-40岁女性。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并且其在年轻女性中发病率不断上升。
乳腺增生症患者多因乳房胀痛就诊,胀痛多在月经来潮前1-2周加重,来潮后逐渐缓解甚至消失,但也有部分病人的疼痛没有规律。在疼痛期间,乳房敏感性可增加,对于轻微的刺激就感觉剧烈的疼痛或不适。很多患者乳房可触及肿块,并有压痛。其他可能有的症状还包括乳头瘙痒或者溢液,多为淡黄色清亮的液体,溢液沾湿内衣可被发现。同时约有半数左右的病人伴有女性激素失调的症状如月经不规则,痛经或妇科肿瘤等。
王水教授说,乳腺增生只是一个病理学描述。女性的一生中,体内内分泌经常处于波动及变化状态,月经、发育、孕育、退化、更年期、绝经等内分泌的变化或紊乱,可以造成甲状腺和乳腺的结构和功能紊乱,甚至疾病,乳腺增生就是这种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常见的表现形式。乳腺增生属于正常乳腺发育与退化中失常范畴,并无炎症性改变。因此说,乳腺增生不是病,通常是无需用药和治疗的。
王水教授说,目前,很多乳腺增生的患者对与“乳腺增生是否会癌变”这一问题非常焦虑。
多数研究都表明,乳腺增生患者与普通人群的癌变率没有显著的差异,虽然乳腺增生病例很普遍,但是乳腺增生发展为乳腺癌的几率很小,并不是必然过程,而且多数乳腺增生都是生理性的,并无大碍。大多数的乳腺增生症患者而言,并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诊疗,自检和定期的乳腺专科随诊就可以。
然而对于年龄在40-60岁,病史较长,增生结节明显,乳头有血性溢液,疼痛缺乏明显规律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还是应该谨慎对待,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错过诊疗的最佳时机。
做好“乳房自检”和定期筛查王水教授提醒:由于近年来患乳腺癌的女性越来越多。女性平时应注意进行乳腺的保护,经常观察乳房的变化,及时发现情况并寻求医生诊断和治疗。
日常中可进行乳房自检,正确的乳房检查方法是触摸时手掌平伸,四指并拢,用最敏感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注意以下几个特征:
肿块的软硬不同。乳腺增生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软,或中等硬度,肿块多为双侧多发,大小不一,可为结节状或片块状等,能活动,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肿块的大小性状常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发生变化,肿块生长缓慢,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硬,有的坚硬如石,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多发于中老年女性。
痛与不痛。乳腺增生往往比较疼痛,且常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而乳腺癌往往是孤立的而且相对较固定的无痛性的肿块,乳腺癌造成的疼痛是到后期影响到外面的包膜或者累及到皮肤才引起的。
局部皮肤有无改变。女性月经结束后7天到10天左右对着镜子做检查,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有无水肿和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等。
当发现这些问题应找专科大夫进行进一步诊断。乳腺彩超加钼靶照相的组合能让大多数乳腺癌无所遁形。
乳腺彩超能分辨3毫米以上的肿块,而钼靶照相检查能发现乳腺肿瘤的恶性特质之一——钙化灶。钼靶是利用软x线进行投照,因此含有微量的放射性,不推荐40岁以下的女性朋友通过此方法筛查乳腺癌,每年做乳腺彩超即可。
但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朋友,还是建议利用“黄金组合”进行乳腺检查。而45-55岁是患乳腺癌高峰期,推荐每年利用乳腺彩超和(或)钼靶进行检查。
除了做好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以外,乐观的情绪是乳腺增生的最好防御武器。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此外要多运动,少吃油炸食品、动物性脂肪、甜食、滋补食品,多吃蔬菜、菇类、粗杂粮,适当吃水果、核桃、黑芝麻、黑木耳。
不用“谈雌激素色变”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关,但生活中也大可不必谈雌激素色变。
王水教授说,通常医学界并不认为避孕药的激素成分,与乳腺疾病有非常明确的关系。但是在绝经妇女中,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相关的乳腺癌风险是会发生变化的。
王水教授认为,这种变化又需要辩证来看。“打个比方来说,不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绝经女性原本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十万分之四十,适量补充雌激素的女性乳腺癌风险会增加到十万分之五十。风险增加了,如果单纯说这个增幅很吓人,但从数字本身来讲,十万分之五十并不是一个非常高的几率。而且激素替代疗法还有其他益处,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会产生骨质疏松问题,心脏、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迅速增加,适量补充雌激素则能很好缓解一部分患者的更年期症状、减少各类疾病风险,所以更年期补不补雌激素,还需要医生综合来考虑。”
王水教授表示,如果女性本身雌激素高,但雌激素反面的激素也高,那么激素平衡仍然是存在的。真正值得警惕的应该是激素失衡的状态。目前乳腺癌并没有确切的病因,只有高危因素,即使有基因检测的手段,要做到“治未病”的一级预防仍然很困难,重点应当放在早期诊断、筛查的二级预防上。18岁以上女性要学会乳房自检,40-55岁是女性乳腺癌高发期,每年定期体检尤其必要。孕期、哺乳期女性也应多观察自身乳房情况,一旦有不明显的炎症表现或摸到包块,应及时就诊。
“二次哺乳”降低致癌率需辩证看王水院长说:“乳腺癌有一系列的高危因素,比如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晚、晚婚晚育、不生育、不哺乳等等。尤其是哺乳对女性乳腺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经过哺乳,患乳腺癌的风险会降低很多。”
不过,怀孕对乳腺癌未必永远都是正效应,有一小部分的乳腺癌就发生在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如果女性在怀孕前就已经有肿瘤细胞的存在,或是乳房良性病变有恶化的倾向,那么怀孕时身体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对乳腺癌的发生就会有加速的作用。
而女性妊娠期间,由于激素的刺激,乳腺也会发生增生和肿胀,此期间出现的乳腺肿块和泌乳,又通常会被认为是妊娠期的正常生理反应,容易导致误诊或延迟发现。在怀孕期发现的乳腺癌一般病期相对较晚。
受访专家简介王水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院长,江苏省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乳腺癌诊疗专家。首批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兼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外科学总论教研室主任。
医院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甲状腺内分泌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甲状腺内分泌外科学组组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担任教育部、国家卫计委及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乳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难治性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早期乳腺癌选择性腋窝淋巴清扫的系列研究”、“乳腺肿瘤微波消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及微环境研究”及“乳腺癌循环/播散肿瘤细胞的系列研究”等项目的研究上有较深造诣。
近5年来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9项,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重点项目等。来源:新华日报
记者:沈峥嵘
经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党政办综合编辑
北京哪里白癜风哪间医院好白癜风应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