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指南整理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期,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年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这份最新指南对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做了更加明确的指引,并发表在《中国癌症杂志》中。
据悉,乳腺癌诊治指南每两年更新一次,本次更新的指南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和乳腺癌的精准化治疗方面有新的突破。指南指出,乳腺癌进入精准化治疗时代,将不仅考虑个体的区别,同时考虑基因表达以及分型。
指南提醒,对中国女性来说,预防乳腺癌,相对钼靶检查,超声筛查可能更加合适,筛查具体有哪些建议呢?一起随指南君来看看吧~
需要指南全文不?在左下角“阅读原文”藏着呢~
乳腺癌筛查指南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
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筛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检查。
2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⑴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附录Ⅰ)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岁。
⑵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3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3.1 乳腺X线检查
⑴乳腺X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⑵建议每侧乳房常规应摄2个体位,即头足轴(CC)位和侧斜(MLO)位。
⑶乳腺X线影像应经过2位以上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⑷乳腺X线筛查对40岁以上亚洲妇女准确性高;但乳腺X线对年轻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差,故一般不建议对40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X线检查。
⑸常规乳腺X线检查的射线剂量低,不会危害妇女健康,但正常女性无需短期内反复进行乳腺X线检查。
3.2 乳腺临床体检
⑴乳腺临床体检单独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方法效果不肯定,尚无证据显示该方法可以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
⑵一般建议将体检作为乳腺癌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可能弥补乳腺X线筛查的遗漏。
3.3 乳腺自我检查
⑴乳腺自我检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
⑵由于可以提高妇女的防癌意识,故仍鼓励基层医务工作者向妇女传授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建议绝经前妇女应选择月经来潮后7~14d进行。
3.4 乳腺超声检查
可以作为乳腺X线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或乳腺X线筛查结果为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0类者的补充检查措施。鉴于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较靠前,绝经前患者比例高,乳腺相对致密,超声可作为乳腺筛查的辅助手段。
3.5 乳腺磁共振(MRI)检查
⑴MRI检查可作为乳腺X线检查、乳腺临床体检或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
⑵对设备要求高,价格昂贵,检查费时,需静脉注射增强剂。
⑶可与乳腺X线联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筛查。
3.6 其他检查
目前的证据不支持近红外线扫描、核素扫描、导管灌洗、血氧检测等检查作为乳腺癌筛查方法。
4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4.1 20~39岁
不推荐对非高危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4.2 40~49岁
⑴适合机会性筛查。
⑵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
⑶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
⑷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4.3 50~69岁
⑴适合机会性筛查和人群普查。
⑵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⑶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
⑷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4.4 70岁或以上
⑴适合机会性筛查。
⑵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⑶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
⑷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5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20~40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彩超和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应用MRI等新的影像学手段。
6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⑴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附录Ⅰ)。
⑵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lobularcarcinomainsitu,LCIS)患者。
⑶既往行胸部放疗。
一图读懂乳腺癌(图片来源:医学美图)
小编在儿童白癜风能不能治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ragonlily-oem.com/rxazq/1723.html